一年一度的广美毕业展已成为年度性“城中盛事”,每年超30万观众参观。受疫情影响,大家都在期待,今年的广美毕业展线上or线下?
昨天(6月16日)上午,广州美术学院2020毕业展正式开启,从线下转到线上,首次腾“云”而来,“云展览”将持续到7月15日。展览期间,每晚广州塔也将为广美毕业展点亮。
今年广州美术学院共有1373名本科毕业生、257名硕士毕业生,共赴这场2020“云上”之约,约1500组/件作品悉数线上亮相。
前晚(6月15日),广美毕业展的标识点亮小蛮腰,这是广美送给毕业生的特别的礼物。6月15日-6月19日,19:45-19:46、20:11-20:12、21:11-21:126月20日-7月15日,20:11-20:12
“美术馆是一个封闭空间,若组织线下展览,会造成大量人流聚集,客观上条件不成熟。”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、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沈康对南都记者说,学校早在3月就决定采用线上方式展览。火爆的广美毕业展,每年都会有观众专程从外地赶来现场看展,沈康说,此前学校也有考虑同步推出线上展,而这次突发的疫情,则让线上展提前到来。“突发的疫情,将线上展览的时代突然提前,在现有技术下,我们尽量用最亲和的、便于观看的线上方式呈现。”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表示。接到线上展的通知,广美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美术学2020届硕士毕业生孙仁恒一开始很焦虑。从线下转线上,要做毕设,要写论文,要学很多东西,时间赶,任务紧,手忙脚乱……“非常非常焦虑。”这种真切的焦虑,可以通过怎样的形式表达?可以用什么形式固定下来吗?孙仁恒灵机一动,想表达有限时间下带给人焦虑的状态。他把自己的毕设作品命名为“关于时间与生命的即兴”。它也是在疫情之下的即兴之作。作品中,孙仁恒使用七个钟表的陀飞轮机芯,发出“滴答”的时钟声音来表达时间流逝,将无形的时间流逝转化为有形的、可视化的声音与图像,多个机芯同时转动但各自拥有这不同的节奏,以探讨多重时间线对人情绪心理上的影响。作品形式上,使用数字建模和3D打印技术进行机械类的创作探索,整体造型在采用随机、即兴的方式进行创作。“创作时间是唯一定量,作品在固定的创作时间中自然成长,我也经历了各种复杂的心理状态,作品的最终面貌体现了潜意识的一面和视觉经验。”
“今年这批毕业生特别不容易!老师也很辛苦。”沈康感慨,毕业生没有返校,其毕业设计,毕业论文都是线上和老师沟通完成。毕设的现场调研和实操制作也受到限制和影响。“但学生老师都克服了困难,完成的创作成果无论创意还是完成度完全出乎意料。”孙仁恒毕业作品炼成记
↓↓
为了给毕业生展现其创意才华、学习成果,以及这半年难忘经历的机会,沈康介绍,学校及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线上展筹备建设小组,从网络技术到视觉架构到展厅布局,一切从零开始。昨天(6月16日),毕业展大幕揭开,约1500组/件作品悉数线上登场。“当谜底揭开时,能看到大家在技术、策划、呈现上都花了很多力气,特别用心。”进入广美毕业季线上展入口,可以看到线上展主要分三个板块。一是主页上的总体介绍、书记院长致辞等;第二个板块为本科和研究生的优秀作品展,及展示学生创作历程的毕业秀;第三个板块则是各个学院入口,各学院根据其专业特色制作的界面。以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为例,有本科、研究生展示区,本科毕设又分别以6个工作室为单位进行展示。陈晓阳认为:“这次的广美线上展不是复制线下展搬到线上,而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进行展示,比如有些平面作品用图片和文字就够了,而那些立体作品则适合VR、3D表现,有的还可增加影像类更全面展示,尽可能让观众可以流畅愉快地看展。”从线下展搬到线上,观感改变很大。尤其对于一件雕塑作品。“线下实体的展示,可能就做一个静止的传统雕塑摆那儿,观众直接通过与作品之间近距离接触带来感官冲击”。而在线上,孙仁恒说,相当于一个虚拟展厅,用视频、3D、图片等方式呈现,观众通过PC端或手机观看。“有点像玩一个游戏,在展厅里自由行走,自由观看。线上看,会带来一些感官上的部分缺失。”为了让作品更好展示,这次,他采用可动视频,加配乐,加光影变化来丰富观看体验。“如果没有疫情,也不会有这个作品,如果创作压力没那么大,也就没那么想表达”。孙仁恒说,作品的直接灵感来源与缘由皆为突发的疫情。“但同时疫情对今年的毕业生也算是一个机遇,我们在短时间去学习很多东西,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。感觉以后遇到什么困难也不会怎么害怕了,因为(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作品)这事也扛过来了。”孙仁恒笑说。“线上展和线下展不是取代关系,而是互补关系。”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胡斌看来,对于一些传统绘画、雕塑乃至装置等作品线下展非常必要,通过其空间环境、材质、机理等方能可感真切。“真实的物体、真实的环境、真实的体验,是线上展无法代替的。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品承载岁月痕迹、文化传承,具有内在精神力量,也要通过线下展连结传递。这是比较大的区别。”在疫情以前,广美美术馆就有开展线上展实践,主要是基于线下实体展前提下,将实景虚拟作为线上传播及资料库的功能。胡斌说,在没有线下实景的情况下,线上展既要探索空间呈现的可能,又要兼顾阅读习惯感受,包括观者速度、动向、路径等。“除了呈现方式的改变,线上展对于创作本身,也会有一个很大的冲击,即是创作本身如何转换为适合线上互动的创作形态。”胡斌留意到,线上展之下,一些毕业作品转换形态,以适应新环境。他举例,跨媒体艺术学院有毕业生将作品放在家里的厨房、阳台等不同位置。“这是适应新变化带来的新体验,不是被动,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,而是主动。他提醒我们,日常生活处所为何不能变成一个展示平台?它启示我们重新看待周围的环境。”当然,他直言,创作形态也不会因为一场疫情就带来根本性变化。“线上展览方式对我个人作品创作过程中影响不是特别大,创作思路还是以线下展做实体的思路进行的。”广美具象雕塑工作室2020届本科毕业生卢曼熙认为,相较于线下展,线上展难以给观者带来亲临雕塑前的“真实”感,但线上展会成为一种趋势。“雕塑也会因展览方式的影响产生变化,可能是创作材料、创作过程、最终呈现形式上的变化,更或是人们对雕塑概念定义上的变化。”卢曼熙毕业作品《无声的言语》,女性身体承载着文化的交替,是时代洪流中坚毅而无声的表达。陈晓阳说,线下看展,观众的身体感官,对展厅的空间、气味、季节、氛围都会有很个人的感受,哪怕是挤出一身汗,淋了一场雨,也会对作品的观赏体验产生不同体验。“这些没有意识到的元素,同样是看展的重要内容和体验。虚拟展厅相对会比较缺乏感性的力量和情感性因素,在数字图片中也不太容易看出作品高下,虚拟图像表达的感性气息和内在的灵气会弱很多。”不过,相对于线下展,虚拟展厅不受时空限制,传播媒介也更多元丰富,则是其显著优势。“往年受限于场地,一些毕业生的作品布展空间较狭窄,这次则可以非常舒展全面地展示其作品,包括制作过程、感想、细节等,还可采用视频等多种叙述方式来表达。”“线上看展,优劣势并存。”在沈康看来,原来线下看展单个作品停留时间短,阅读深度不够,可能观众看个图就走了,忽略了作品背后的构思等。而线上展,则提供了观者深度阅读作品的机会。“在线上,作品不是靠观看,而是‘阅读’,你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进入,利用零碎的片段时间深度阅读,包括作品背景、起因、创作过程等,这是不可比拟的优势。”当然,不能触摸,不能直观观看,不能切身感受,这些都是线上展的遗憾。“个人认为,在信息时代,线上展厅的优势更突出。但理想的状态,仍是精品作品在线下展陈,线上则是更开放的展示空间。”对于未来的展陈趋势,胡斌说,未来线上线下展结合的情况肯定会越来越多。“疫情之前也在做线上展,之后,线上展会探索不同方式、技术、手段,做得更好。同时专门针对网络特点创作的作品会越来越多。” “这次线上展可能还不那么完美,但确实是一个全新的尝试。”陈晓阳说,疫情过后,线上展的形式将继续在美术馆的展览中保留,线上和线下的展览可以互相呼应补充。“这不是一个临时实验,而是未来展览的重要媒介组成”。对于今年的毕业生,沈康想说,“毕业生们,在这样大的困难面前,你们都完成了如此高水平的作品,请相信自己,任何困难都能克服。”眼下,广美毕业展新鲜上线,沈康建议,观众可借助线上展的机会,展开深度阅读。“可以持续关注,用更多耐心及零散时间进行作品的阅读,也提出更好的建议。”
广州美术学院2020线上毕业展
展览时间:2020.6.16-7.15
展览入口:点击链接进入看展入口>>
或扫二维码进入在线展览